阅读历史 |

81. 第八十一章 梁萤反击搞事约群架……(1 / 2)

加入书签

后堂里一时陷入了沉寂中。

也不知过了多久,魏中丞才道:“你们可有应对之策?”

梁萤无奈道:“金林那边要我们拿整个东州议和,我当该如何同他们议?”

魏中丞愣住,不禁皱眉道:“那王太守好大的口气。”

梁萤:“他的底气也是楚王给的,据说楚王会把东州许给他,你若是那王太守,允还是不允?”

魏中丞:“……”

梁萤严肃道:“这一战无法避免。”

奉三郎发愁道:“也不知鲁郡扛不扛得住。”

梁萤看向他,“不若三爷去鲁郡,把金鸣调回来守河城,我怕赵雉死守鲁郡折在那儿,有你在边上,倘若守不住就撤回广陵,莫要恋战。”

奉三郎点头,“我明日就动身过去。”

接下来他们就目前遇到的难题一番探讨,一时除了应战外,也拿不出别的主意来。

武安得知楚王又要挥军前来,心情颇有些沉重,她觉得是自己的缘故才导致楚王跟俞州死磕不休,寻到梁萤说道:“倒是我拖累了你们。”

梁萤宽她的心道:“阿姐莫要瞎想,楚王早就视我们为眼中钉肉中刺,迟早都会来镇压俞州。”

武安紧皱眉头,“可清楚来了多少人?”

梁萤沉默了阵儿,才道:“十万。”

武安:“……”

二人看着对方,许久都没有说话。

也不知过了多久,武安才试探问:“俞州能扛得住吗?”

梁萤摇头,“不知道。”

武安抿唇。

这些日来俞州看过这边的治下后,她很喜欢当地老百姓的生活,安稳太平,骨子里有股积极向上的憧憬。

她不清楚其他地方的老百姓是何等情形,但这里的状态确实很喜欢。

“你若有用得着我的地方,尽管差遣,我尽力而为。”

忽然听到这句话,梁萤愣了愣。

武安似乎有点难为情,忸怩道:“我很喜欢俞州,喜欢这里的女学,这边的安稳太平与政通人和。”

梁萤心中激动,却半信半疑道:“阿姐可莫要诓我。”

武安:“我不诓你,喜欢就是喜欢,不喜欢就是不喜欢。”又道,“或许你说得不错,女人也并不一定就比朝廷里的那些男人差,至少在这里,我看到了安居乐业。”

梁萤咧嘴笑,眼睛亮晶晶的,“以后整个俞州都会把女学开办起来。”

武安点头,“那极好。”

姐妹二人说了些其他,梁萤并不想提迫在眉睫的战况,甚至还有些逃避,因为她确实拿不出很好的办法来应对。

现在楚王挥军十万攻打东州的消息已经传开了出去,各路诸侯全都把目光放到了东州,特别关注这边的战况。

腊月天气异常寒冷,甚至有要下雪的迹象。

奉三郎站在城楼上仰望灰暗的天空,膝盖隐隐作痛,老毛病又犯了。

赵雉上来道:“三爷回去吧,莫要受了寒。”

奉三郎回过神儿,皱眉道:“看这天色,应是要下雪了。”

赵雉“嗯”了一声,“瑞雪兆丰年,来年的庄稼地里应有好收成。”

听到这话,奉三郎的心里头一时有些发堵。

他默默地看着这个年轻的儿郎。

这些年征战,岁月丝毫未在他身上留下过痕迹,可是刀口舔血的生涯到底在他的眼底烙下了印记。

他们这群人命贱,生来就是在战场上讨生活的,过不了安逸日子。

奉三郎拍了拍他的肩膀,“不论如何,总得活下去。”

赵雉点头,“以后的路还长得很,岂能折损在这里?”

奉三郎:“是这个理。”

待他下去后,赵雉望着远方阴霾的天空,灰蒙蒙的死气沉沉,犹如泰山压顶,叫人喘不过气。

阵阵冷风吹拂而过,城门上的军旗迎风猎猎作响。

他扭头看向那面军旗。

上头的“赵”字是梁萤亲笔写下,一笔一划,铿锵有力。

它代表着他们这群人的精神信仰,代表着所到之处,都将迎来丰衣足食。

这面旗帜,引领着他们不断前行,它不仅要插满东州,以后还会插到京城。

而在目光无法触及之处,甘宗群骑在战马上,冒着严寒朝东州奔赴而来。

他已经六十岁了,有着丰富的作战经验,老当益壮,是朝廷里为数不多的老将。

此次领了楚王令,协作金林夺东州,来之前立下军令状,不夺东州誓不回。

猎猎寒风刮到脸上,他的脸上有一条刀疤,看着委实唬人。

身材也比多数人高大,精气神饱满,头盔下银丝吞噬了大半黑发,昭示着他南征北战的荣辱一生。

先前钟林在东州战败的事迹他也曾仔细分析过,这次过来把大本营设在了广郡,也就是魏中丞他们的老家。

金林王太守得知他抵达广郡,亲自过去了一趟。

甘宗群坐在后堂,穿了一身浆洗得发白的衣袍,丝毫没有老将的光鲜体面,国字脸上受过伤,看人时明明没什么表情,却让人觉得又凶又恶,通身的威仪极有震慑力,叫人不敢窥视。

王太守一行人朝他行礼。

甘宗群点头颔首。

王太守讨好道:“甘将军一路辛劳,我等备上薄酒,给将士们接风洗尘,还望甘将军笑纳。”

甘宗群斜睨他,“留着夺了东州再饮。”

王太守见他不领情,唯唯诺诺道:“是,是。”

甘宗群扫过众人,问道:“俞州的火器是何情形,你们可曾见过?”

凌都尉忙道:“鄙人凌某有幸见过。”

甘宗群做了个手势。

凌都尉正色道:“俞州兵攻城用抛石机时,用的不是石头火球之物,而是一只木桶。”

当即把他见识到的情况细说一番。

甘宗群捋胡子认真倾听,前有钟林大军折损在东州的前车之鉴,不得不警惕防范。

凌都尉把他了解到的所有情况都讲述了一遍,听得甘宗群紧皱眉头。

与此同时,东州境内的老百姓已经知道朝廷派兵来攻打的消息。

人们惶惶不安,有不少人出城前往俞州避难,也有不少人无路可去。

市井里都在议论此事。

天空不知何时飘落下雪花,这原本是件让人高兴的事,瑞雪兆丰年,明年定是一个丰收年,可是眼下迫在眉睫的战争却给人们带来了阴影。

城门目前是只出不进,但凡愿意出城避难的,皆可离开。

周边也有不少村民进城避难,他们携带财物,凭土地契约便可入城寻求庇护。

对于这些没有去处的人来说,东州就是他们最好的归属,这里毕竟是他们的根儿。

再加之外头没有哪个地方能分到土地,免除徭役,保障他们的生活温饱,实在没有别的选择。

市井里的老百姓都在谈论东州能不能守住。

一老媪已经彻底摆烂了,说道:“这些年我们从京城那边奔波过来,前两年才在东州扎根,不曾想接连战乱,也不知何时是个头。”

旁边的邻里道:“俞州那边暂且是太平的,还可以去俞州避难。”

老媪:“天寒地冻的,我这把老骨头折腾不动了,倘若命绝于此,那也是命。”

一妇人接茬道:“这样的世道,还能去哪里避难,到处都人心惶惶,眼见东州这边开始好了起来,老百姓的日子有盼头了,不曾想朝廷来了,依我看呐,那朝廷反倒成了强盗土匪。”

“可不,朝廷能分土地给咱们吗,能取缔徭役吗,能管咱们的温饱吗,什么都干不了,只知道你争我夺,瞎搅合。”

提到朝廷,人们不由得怨声载道,极度不满。

也有人得来的消息更小道些,说以后东州会归金林那边接管。

人们更是激愤。

金林占据东州下业三郡,那边的老百姓跟以前没什么两样,凭什么鲁郡这些地方都把土地下放了,以后若被金林接管,土地岂不是又要回收了?徭役岂不是又要像下业那些地方恢复原样?

众人七嘴八舌,全都焦虑不安,这毕竟关乎到他们的切身利益。

人心贪婪,在体验到俞州带来的各种好处后,谁还想回到曾经被盘剥的日子里?

有不少老百姓聚众前往衙门问情况,许正英听到外头的嘈杂连忙出去看情形。

面对众人的询问,他举手安抚,向众人做保证道:“各位父老乡亲,那楚王挟天子以令诸侯,挥军前来进犯,这是事实。

“我们俞州素来遵循人人有地种,家家有余粮的宗旨,上头才把土地下放给诸位,取缔了徭役,原是奔着温饱去的。

“现在楚王与金林勾结前来进犯我东州,为了保住大家手里的土地,俞州兵定当全力以赴打这场仗。”

有人问:“倘若鲁郡没能守住,以后的土地和徭役是不是都会恢复原样?”

许正英应道:“那得看接管的衙门愿不愿意替老百姓谋福祉了,只要我们俞州军在鲁郡的一日,就会竭力护住你们手里的田地。”

听了他的话,人们议论纷纷。

许正英劝道:“天寒地冻的,大家都回去罢,莫要受了凉。”又道,“若是那朝廷军攻了过来,大家切莫出门,勿要在街道上走动,毕竟刀箭不长眼。”

人们又在府衙逗留了阵儿,才各自离去。

之后过了近五日,甘宗群在鲁郡城外寻了一处避风的地方安营扎寨。

为了避免被那帮土匪轰炸,营寨之间的距离隔得较远,防止失火时波及周边。

不仅如此,他把攻击距离拉得较远,防止土匪投掷火药桶轰炸损兵折将。

东州面临着有史以来最严峻的考验,鲁郡城前十万大军围攻,长宁六万金林兵围剿,腹背受敌。

腊月十五日那天下午,金林对长宁展开了围剿,郑曲以黑火-药还击。

随着第一声惊天雷鸣,这场艰难的保卫战正式拉开了序幕。

大雪纷飞,鹅毛飞雪漫天落下,东州迎来了数十年难遇的大雪。

金林才攻打长宁没两天,就被迫停战。

那雪下得委实太大,几乎在一夜间,地上就积满了厚厚的白雪。

奉三郎抱着侥幸道:“天佑我俞州军,最好下他个三五月拖死甘宗群那老梆子。”

赵雉不客气道:“大白天的做什么白日梦,你当那十万军都是吃素的?”

奉三郎不服气道:“当年你们在关庄战役六万军全军覆没,还是那甘宗群亲自过来审的案。

“那老头不顾朝廷里的人力保,做主把畜生秦世臣砍了,我敬他是条铁骨铮铮的汉子,还以为朝廷里有长眼睛的,如今看来,他也不过如此,是个睁眼瞎。”

赵雉没有吭声。

奉三郎不满道:“我若把他逮着了,定要当面问问他,何至于沦落到今日的心盲眼瞎,替楚王卖命的地步。”

赵雉淡淡道:“三爷天真,吃了这么多亏,还对朝廷抱有幻想。”顿了顿,“你也不看看梁萤还是朝廷养的闺女,何故就造了反?”

奉三郎:“……”

赵雉:“连她都知道自家老子靠不住,你活了半辈子还没悟明白?”

奉三郎一时被噎得无语。

这场大雪终归未能阻止战争的爆发。

在雪停下的第二日,甘宗群下令大军对鲁郡发起进攻,数以万计的箭矢上捆绑着沾了桐油的布条射向鲁郡城。

守城士兵用盾牌抵御那些飞箭。

与此同时,金林大军再次对长宁发起进攻。

东州一战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,各路诸侯纷纷把注意力放到这边来。

甭管你俞州有多厉害,甘宗群的老将实力有目共睹,且率领十万大军镇压。

倘若俞州只抵御那些兵丁,倒还有些许胜算。

可是后方又是金林的六万兵前后夹击,俞州若还能夹缝求生,除了老天爷偏袒外,真找不出什么理由了。

战火如火如荼,不仅牵着东州百姓的命运,也令俞州这边的老百姓紧张。

明明快要过年了,原本是家家户户阖家团圆的日子,却陷入了惶惶不安中。

这两年他们在俞州过惯了安生日子,锅里有米粮,日子有奔头,各方面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,谁都不想受到战火侵袭。

俞州是他们的家,他们扎根的地方。

在这片热土上,他们有赖以生存的田地耕种,利益已经跟管辖的衙门捆绑到了一起,对外来的入侵异常反感。

甚至对于他们来说,俞州去攻打别的地方反而还是好事,因为代表着那个地方的老百姓将分得土地。

倘若他们反抗,反倒成了愚昧。

这种洗脑是极其可怕的,他们把俞州对外扩张看作是拯救,视外来入侵者为仇敌。

俞州百姓无不痛骂朝廷,痛骂楚王,骂那些畜生来破坏他们的安稳,来抢他们手里的土地砸他们的饭碗。

几乎是人神共愤。

这种反动情绪不仅在俞州燃烧得越演越烈,东州那边饱受战火侵袭的人们也生出激烈的抗争意识。

其他没有受到战火摧残的城里掀起了阵阵热烈的响应。

人们像最初安县老百姓打豪绅分土地那般开始拿起手中的武器,要保住手里的土地,护住自己的饭碗。

他们在寒风中聚众高喊,要把金林军打出去,把朝廷兵赶回京城。

这场自主而发的保卫意识席卷了整个东州。

老百姓无论男女,纷纷拿起武器,从城里到乡县,全都聚集到一起呐喊打走楚王那群强盗。

那些热血的,愤怒的情绪点燃了整个东州,乃至俞州这边也纷纷响应助力东州把朝廷军赶回京城。

人们不约而同赶往衙门,主动问公家还要不要借粮,他们手里有粮,可以给前线保东州的将士们送去。

那种发自内心盼着俞州日益强大的支持令李疑等人感动不已。

魏中丞亦是开了眼界。

他做了一辈子的官,哪曾见到过这样的场面?

一时间不知是羞愧,还是动容。

梁萤受到惊动出来安抚众人的情绪,同他们说道:“各位父老乡亲们都回去罢,咱们州府现在不缺粮,东州那边的将士们有粮吃,饿不着他们的肚子,你们的好意我们心领了。”

“大长公主,东州那边可守得住啊?”

“是啊,倘若东州没守住,我们俞州是不是也得遭殃?”

“那狗日的楚王,弑兄夺爵的东西,当该把他砍了拿去喂狗!”

“东州断不能被他们夺了去,那边才分得土地,倘若东州失守,便是我们俞州的明日!”

人们七嘴八舌,异常关心东州那边的局势。

倘若东州未能守得住,战火肯定会蔓延到俞州这边来。

这关乎到他们的切身利益与安全,唇亡齿寒,恨不得也能去帮东州一把。

梁萤一番安抚,好不容易才把众人打发散开了。

回到后堂里,她再也坐不住了,不能就这么坐以待毙,需得主动出击才能力挽狂澜。

她当即让李疑去把陈安找回来,打算求助允州和杜阳。

魏中丞捋胡子道:“允州何政就是只老狐狸,岂会伸出援手?”

梁萤嘲弄道:“这世道,哪来什么援助,只有利益相关。”

↑返回顶部↑ 章节报错(免登录)

书页/目录